建始县审计署:两位大师苦练内功,培养尖子兵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12:31
“以前写材料时担心听不懂意思,现在和导师一起精雕细琢,不仅掌握了制作审计文件的逻辑,还学会了用数据说话、用数据证实事实。” 10月27日,建始县审计署一位年轻的领导表示: 建始县审计署“绿蓝配套”定向工作持续深化精准落实。通过“正式文件撰写专项指导+丰富审计工作激励+审计项目实践”立体培养模式,构建新员工“学习、实践、应用”一体化成长链,推动年轻审计员从“上岗”到“熟练”加速进步,进一步强化高管团队资质,激发高管创业精神。 在最初的“两位导师指导一位新人”组合的基础上,Office针对新人缺乏绩效和能力的需求,主动推出公文写作专项指南。由机构高管担任“总导师”带领,以审计报告、工作手册、研究报告等通用文件为重点,以“案例分析+样本讲解+实际修改”的方式,系统讲解公文的形式规范、逻辑结构的构建、精准的语言表达技巧。 同时,办公室还建立了企业审计培训激励机制,定期组织专项培训资源。在国家、省、市三级审计培训中,鼓励新人根据工作方向自愿报名,并要求“业务导师”跟踪学习进度,帮助新人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践。l 通过“课后交流+问答”培养技能。 实际参与审计项目成为检验结对成效的“试金石”。根据计划,每位新员工将在“业务导师”的指导下全面参与审计工作。从前期审核计划讨论和审核数据审核,到中期的现场检查、访谈和提问,再到后期问题表征和审核建议的制定,导师全程演示和指导,新人全程学习和实践。 “在核实学校项目的融资时,老师会考虑发票的真实性、支出的合理性和政策的适当性。他教我从三个方面入手,还教我如何使用审计软件来检测异常数据。这种‘边做边学’的方法比单纯听讲座印象深刻得多。”e.义务教育审计项目新人肖珍表示,通过实际操作,她不仅了解到了公益审计的重点和难点,也养成了“更加求实、更加严格”的审计心态。 据了解,该办公室将以“干部素质提升年”为契机,持续优化“绿蓝对”培训体系,以“培训补短板、实践强技能”双轮驱动模式,推动新员工快速成长为“能研、能说、能写”的复合型审计人才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审计力量。 (通讯员 张国凡 郑野)